告诉宝宝:打针疼,但只是一点点疼

来源:未知

告诉宝宝:打针疼,但只是一点点疼

    晨晨感冒了,妈妈带她去医院打针。晨晨最怕打针了,小时候经常因为打针的事被妈妈打屁股。于是,晨晨很讨厌医院,一听说要去医院,她就“哇哇”哭着不肯去。妈妈只好用各种方法骗他:“晨晨跟妈妈出去玩吧,今天妈妈带你去一个好玩的地方。”晨晨将信将疑地跟着妈妈出了门,可是走着走着,晨晨觉得不对劲,就不肯走了。

妈妈好不容易连哄带骗地把她拖到了医院,立刻一片哭声在医院里回荡开来。“我不要打针,我不要打针……”晨晨哭喊着,妈妈一面哄他一面说:“宝宝乖,打针一点都不疼。”晨晨用她全身力气拼命挣扎着,而妈妈则用比他更大的力气拼命摁着她。一番“斗争”之后,医生终于顺利打完针了。晨晨一边哭一边说:“妈妈,我讨厌你,你骗人,你每次都说不疼,可是打针很疼。”妈妈叹气说:“这孩子,我要是告诉你疼,你还愿意打针吗?”

  专家提示

    “我要是告诉你疼,你还愿意打针吗?”这位妈妈讲得理直气壮,且完全不顾孩子的感受以及孩子对自己的看法,不知道这个小朋友在打针的时候,心理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其实,可以想象打针这件事给孩子的身心带来多么大的心理折磨。

    我想:很多爸爸妈妈在育儿的过程中多少都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孩子害怕打针。很多爸爸妈妈可能认为这很简单,只要像晨晨的妈妈一样把孩子摁住了,或哄骗他打针其实不疼就可以了。然而,这样的做法不仅会使孩子对打针更加的恐惧,同时,妈妈的欺骗行为以及在打针的过程中用力摁住孩子的行为还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非常大的伤害。

    其实,爸爸妈妈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低估了孩子的忍耐能力。孩子的忍耐能力是惊人的,只要爸爸妈妈不吓着他们。结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孩子大都能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比如打针。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情,爸爸妈妈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而不是欺骗他们。对于打针这件事,孩子一辈子要遇到很多次,爸爸妈妈应教育孩子尽可能平静地接受,并培养他们忍耐痛苦的勇气。

上一篇:如何对待好动宝宝
下一篇:如何挖掘宝宝音乐天赋



牛宝宝 | 宝宝生长发育指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