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孩子的占有欲

来源:未知

婷婷从她自己吃饭的那一天开始,妈妈就给她准备了专用的餐桌、餐椅、筷子、碗。这几天,武汉的大伯、婶婶移民前带着女儿可心到北京游玩一周,本来想着两个女孩可以好好做伴。结果糟透了。可心坐上婷婷的餐椅,婷婷哭着要把可心拉开:“这是我的!这是我的!”可心抱一抱婷婷的玩具,婷婷也哭闹着不让可心碰,如果没有大人在场,两个人肯定就打起来了。妈妈没有办法,就拿出婷婷早就不玩的玩具给可心,可婷婷还是死活不让。一个星期下来,妈妈都快被这两个小女孩给折腾疯了。

   专家提示

    当爸爸妈妈领孩子去做客,或是同事亲友领孩子来访,小孩子在一起玩得非常高兴,但常会发生争捡玩具这类不愉快的事情,尤其是2岁左右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时,常常不打招呼,就抱走对方的东西。

反之,他们却从不肯大方地交出一件他们自己的东西,而是死抱住不肯放手或是互相用力厮打、抓挠对方,以维护自己占有的权利。一旦不能战胜对方,东西被抢走,他们会放声大哭,寻求支援。这和儿童的活动方式、自我意识发展的水平有密切关系。在婷婷看来,自己的东西别人碰也不能碰,这种情况在独生子女中比较常见。由于爸爸妈妈绝孩子买东西的时候总会强调是给“他“专门买的,长此以往,孩子“独占”的心理就会越来越强烈,自己的东西不允许别人动分毫。

正确对待宝宝的占有欲。两岁的宝宝,正处于分不清楚“你的”、“我的”的阶段。因此,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会拿走,发现自己感兴超的东西就据为已有。宝宝分清你、我、他之后,这种习惯和行为就会慢慢改善;但倘若爸爸妈妈对此没有进行很好的教育和指导,宝宝或许会养成一些不良习惯。

尽快帮孩子建立所有权观念。作为爸爸妈妈,在孩子处于“自我中心期”时,可以给宝宝一些必要的指导,让宝宝早日建立所有权的观念。比如,当宝宝玩同伴的玩具时,你可以强调一下:

    “这布娃娃是小姐姐的,你只能玩不能带走,到时候要还给姐姐,你的布娃娃在家里呢!”这些话可以让他们尽快建立所有权的观念。

不要强求宝宝“慷慨大方”。当其他小朗友想玩他的某个玩具时(尤其是他正在玩的玩具),爸爸妈妈不应强制他“礼让”给别人。

如果每次你都要他不情愿地礼让,宝宝会觉得,不仅小朋友,连大人,包括自己的爸爸妈妈都想抢走他的东西,这会使他的占有欲变得更强。正确的方法是引导他愿意和别的小朗友玩,从中再想一些可以让他们分享玩具的办法。 

上一篇:宝宝便秘妥善处理
下一篇:教会宝宝分享



牛宝宝 | 宝宝生长发育指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