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居家常见小状况处理方法

来源:未知

婴幼儿处于坐、爬、站、走的阶段,即使家长给他再多的保护,仍免不了会出一些小情况,家长们若是能先了解一些相关的常识,才不会临时手忙脚乱。以下提供几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婴幼儿意外情况:
1.轻微外伤
正在学走路的婴幼儿身上经常会有外伤,外伤指的是皮肤表面因摔、跌、撞而引起红肿、破皮的现象,发生这类情况时,家长首先要安抚婴幼儿的情绪,察看受伤的部位,如果只是淤青、红肿,没有明显外伤,可以冰敷止痛;如果是小小的伤口,家长应洗干净双手,用棉花或纱布,沾清水将伤口洗干净,再涂上外用药(身体的外伤用碘,脸部的肌肤擦红霉素软膏),自己替婴幼儿包扎处理。预防婴幼儿外伤,平日应注意居家的布置安全,如婴幼儿的床周围要铺上软垫或棉被;家具摆设应尽量简单,减少尖锐、易绊倒的物品。
2.发烧
发烧也是婴幼儿常见的情况之一,除并发抽筋、意识不清、活动力减退、嗜睡、烦躁不安、食欲减退、腹胀及严重呕吐或腹泻、呼吸困难、唇色发紫或变白以及新生儿发烧等,必须及时送医院外,不过家长必须具备基本的退烧常识,免得临时束手无策。一般而言,每隔2~3小时可以为婴幼儿量一次体温,当婴幼儿体温高于肛温38.5℃(腋温37.5℃)以上,就可以用冰枕、退烧药(塞剂、口服退烧药)、泡温水澡等来帮助降温;使用药物退烧,原则上一次用一种为限,如果不慎重使用过多退烧药,有可能使体温下降过速,造成四肢冰冷或发抖,此时应改用毛毯保温或热水袋保暖。另外,婴幼儿发烧时,不宜穿太多衣服,可补充流质饮食,如稀饭、牛奶、开水等。
3.轻微烫伤
婴幼儿的皮肤娇嫩柔软,往往只要碰到摄氏60度以上的热水,短短的3秒钟就可能造成三级烫伤。初级烧伤不会起泡或是肿起来,只会让皮肤发红、疼痛,这时可以用抗组织胺软膏涂抹,或用食盐水清洗婴幼儿的伤处便可。由于小婴幼儿发生烫伤意外的场所最主要在浴室,其次是餐桌,所以在替婴幼儿洗澡时,要养成先放冷水、再放热水的习惯(关闭水龙头时,应先关热水,再关冷水);放水时,必须充分搅匀冷、热水,以避免水中有潜在的高热点;将婴幼儿抱进浴缸时,要先试试水温(水温应以摄氏30~32度为宜);婴幼儿如果还在澡盆内时,就不要再开热水;同时最好在热水的水龙头上加装保护套,避免婴幼儿碰触烫伤;在餐桌安全方面,要注意不要将热汤、热菜放在桌子边缘,桌上不要铺桌巾等易滑动的东西。
4.蚊虫咬伤
孩子被蚊虫叮咬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事,而小baby容易皮肤红肿,是因为身体对蚊虫不适应所致。如果被叮咬得不严重,可以用干净的布沾冷水,或是涂抹止痒药膏来减轻痛痒,或是用小苏打加点水敷在伤口上。如果孩子被有刺的昆虫咬伤,而且刺还留在皮肤里,就必须小心的把刺取出,而且注意不要压挤,以免更多的毒液跑到皮肤里。要减少婴幼儿被虫咬,必须注意家居清洁,避免有任何积水,让蚊虫有滋生的机会;如果婴幼儿是容易招惹蚊虫的体质,最好少带他到郊区游玩,或在外出前先为婴幼儿涂上防蚊产品;如果家住在郊区,应吊蚊帐、安装驱蚊器。但婴幼儿若有器官敏感或哮喘症状,使用时要避免婴幼儿吸入而导致气管不适。
 

上一篇:婴儿穿衣也有学问
下一篇:婴儿牛奶过敏如何处理



牛宝宝 | 宝宝生长发育指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