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母乳性黄疸应注意什么?
答: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黄疸分为母乳喂养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综合征,有时这两种可以同时存在。在母乳喂养时,应注意下面所列出的相关事项:
母乳喂养性黄疸的处理方法有:
1.母亲一定要做到勤喂乳,在24小时内哺乳8~12次,或者更多;2.要仔细观察新生儿是否能确实有效地吸吮到乳汁;3.注意大便性状,对排泄延迟的新生儿宝宝可进行灌肠处理;4限制辅助液体的添加,使婴儿充足地摄取乳汁。
注:对母乳性黄疸综合征的处理,首先要明确诊断,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黄疸的病症。在喂养时,如胆红素小于:342umol/L(20毫克/分升),不必停止母乳喂养;如果超过342umol/L(20毫克/分升),可暂停母乳喂养24~48小时,但母亲要挤空乳房内乳汁,以免日后乳汁分泌减少。
母乳喂养性黄疸
也称“缺乏”母乳的黄疸。一般发生在新生儿出生后3~4天,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 0天,多发生于初产妇的孩子。究其病因有一添加了口服葡萄糖液;不经常哺乳.胎便排出延迟。这些原因使新生儿缺乏母乳的喂养,造成黄疸性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