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掌握的生活礼仪

来源:未知

孩子需要掌握的生活礼仪

表达谢意

    当大人得到了孩子的帮助(两岁左右的孩子最爱帮家人丢垃圾、拿鞋子、搬东西等),就应该对核子说:“谢谢。”当然孩子也需要听到环境中其他人互致“谢谢”,因为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示范。

随着孩子心智的逐渐成熟,他就能自然地对他人表达感谢,懂得感恩了。

    打招呼

    随着孩子生活经验的不断增加,家长可以逐渐地提示孩子与他人道安、打招呼。也许开始时孩子并个理解“道安”的意义,但只要坚持不懈,终有一天,他会熟练地与你打招呼和道安了。

递交物品

    有一些生活礼仪与孩子的动作能力有关,此时需要成人的示范,孩子才能逐步理解。比如递交物品的方式——先确认对方拿稳后再放手;剪刀、铅笔等有尖端的物品,在递交时要将尖锐的一端向着自己。除此,咳嗽、打喷嚏时要捂住嘴巴,以及教导孩子如何擦涕、如何使用洗手间、如何举手发言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礼仪。

    现代父母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用来提升孩子未来的竞争力,希望家长也不要忽略生活礼仪的引导,因为有礼貌的环境能够滋养孩子的自我价值,以及学习尊重他人。当孩子不是因为被要求而说谢谢,或是想讨好他人而说谢谢,而是能够发自内心自然地说“谢谢”时,这不仅表示了孩子良好的家庭教养,也奠定了孩子将来与他人相处的双赢契机。

    “谢谢”绝对不仅仅是一个社交词汇,它记录人们在成长中人际关系建立的过程。或许家长可以在每晚就寝前,思索今天可以对谁说“谢谢”,来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那么,我们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就能传达出爱己爱人的生活礼仪,为孩子将来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竞争基础。

 

    日常生活练习是蒙氏教育体系中最简单、最基础的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这些来源于家庭日常生活、简单易行的工作,在有预备的环境中,能够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信与专注,发展他们的协调能力。

    进行日常生活教育时,家长要特别注意细小动作的演示,从一开始就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不断地叮咛、鼓励幼儿多加练习,适当地给予指导,以最大的耐心辅助幼儿的成长,真正地做到使幼儿“由自信产生能力,再由能力产生自信”,让幼儿在平时的工作中,享受乐趣,变得耳聪目明。

上一篇:视觉教育
下一篇:1岁以内的婴儿不能吃的食物



牛宝宝 | 宝宝生长发育指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