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姑娘月经来潮后,常常不仅量多,且一拖个把月,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青春期功血。这是青春期少女的常见病,不少姑娘,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子宫出血。
青春期功血的发病机制是由于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功能失常而影响子宫内膜发生异常出血所致。女孩子第一次来月经一般在13~15岁,所谓月经,是指脱落的子宫内膜以及排出
少量血液的混合物。女孩子到了青春期,卵巢逐渐发育成熟,在卵巢内分泌的影响下,子宫内膜才开始发生周期性的增厚与脱落的变化而形成月经。所以说,月经实际上是卵巢有规律活动的反映。但是,女孩子从月经初潮到18岁这一时期,内生殖器卵巢尚未发育成熟;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功能尚不完善,卵巢功能很不稳定;再加上青春期少女情绪容易发生波动及各种精神因素刺激等,均会影响大脑皮层对卵巢激素的调节作用,从而导致月经失调,子宫大量出血,严重者可引起重度贫血甚至失血性休克。
青春期子宫出血,除功能性外,某些疾病也:能引起,如宫颈息肉、子宫肌瘤、盆腔炎、多囊卵巢、卵巢肿瘤、甲状腺及肾上腺疾病、以及其它某些药物作用、血小板减少等。所以,必须请医生检查确诊,方可酌定治疗,不可自以为是,乱服调经药、监血药,那样很可能贻误了病情。青春期功血的诊断和治疗并不困难,只是有些姑娘害羞,独自苦闷,而不去告诉母亲,更不敢就诊,乃至延误治疗,拖垮身体。
总之,青春期功血,可以说是青春期卵巢功能尚不完善的“一过性”病症,不必过分紧张。但也应及时确诊和治疗。否则,会影响青春期发育,或因失血过多而引起贫血。此外,处于青春期的姑娘要注意性格修养,学会克制自己情绪的波动,不要避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使青春期发育能健康地进展。